不丹王国,简称“不丹”,位于我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首都为延布,人口75万左右,主体民族是不丹人和尼泊尔人,大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大多数人说不丹语。
公元7世纪起为吐蕃属地。
9世纪成为独立部落。
12世纪后,藏传佛教定位国教。
18世纪后期起遭英国入侵。
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
1971年加入联合国。
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
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2007年2月,同印度签署经修订的《不印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
不丹的基础设施很落后,生活设施不完善,少的可怜的基础设施也几乎全是印度帮助建的,不丹太需要帮助了,几乎所有东西都要进口,印度是不丹的最大援助国,(这也说明了印度的援助实际上是控制不丹内政的政策工具之一)。不丹可以说是一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的国家,鲜有特别有钱的人,大家过得都差不多,吃的差不多,通讯闭塞加上长期的宗教束缚,这让不丹人很少知道国外的事(自从不丹人开始接触网络之后国民幸福度指数下降低到第86名,原来是第8),这也是不丹人幸福感高的原因,不丹除了首都外,别的地方很少能看到车子,即便是首都延布,虽然车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二手车,甚至三四手。不丹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医疗,不过也只能提供基本的保障,有很多病根本治不了,免费教育也是差不多,只能提供基本的。
以农业及林业为主,提供了90%不丹人口的生计,并且占不丹国民生产总额的40%。农业主要是以自给农业与畜牧业组成。崎岖不平的山地造成进行道路建设及其他基础建设的困难及费用昂贵。由于与印度之间坚固的贸易与货币连结,不丹经济与印度经济紧密结合。
不丹工业的技术落后,大部分发展计划,都是印度提出来的,主要包括电力、建筑业和制造业,对印电力出口带动不丹水电站建设,电力行业逐渐成为经济支柱之一。
旅游业是不丹外汇的重要来源,1974年开始对外开放旅游业,但控制较严,只接受团体旅游。出于环保考虑,对境外游客每人每天收取250美元的最低消费费用,游客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地,近些年由于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不丹,去不丹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不丹有三支武装力量
皇家军队,有1万人左右,负责保卫国王和王室成员,维持国内政治稳定。
第二,警察部队,有2万人左右,主要是维持治安,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民兵,自建国以来,不丹全国每个家庭,都必须要有男丁入伍,或者随时准备入伍,大约有10万人左右,如果是战时,还会有更多人。
不丹有这么多军队也是害怕印度,不丹国王怕锡金王国的故事会发生在自己的国家,所以维持这么多军人,可是对于印度来说,不丹军队不堪一击,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半个兵,装备又落后。
不丹虽然很贫穷,但是不丹的美景真的是无可挑剔啊,圣洁的雪山,庄严的庙宇,非常美丽。